
作为刚到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你可能会面对多种诈骗形式,这些诈骗不仅损害您的财产,还可能影响您的留学生活与心理健康。
近期,一位小红书博主分享了他刚到澳洲的第一天就遇到的诈骗经历:
一个自称“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公安局”的电话,要求他进行紧急缴款50万😱

幸运的是,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骗局,所以并没有被骗。
然而,许多刚来澳洲的同学可能会在类似的情况下措手不及,落入陷阱。
这个案例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每位留学澳洲的同学:诈骗无处不在,只有提前了解并做好防范,才能保护好自己。

那么类似的诈骗手段还有哪些呢?
我们将为大家总结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措施,帮助你们远离这些风险,享受更安心的留学生活⬇️
案例一:提供虚假工作机会,利用高薪工作吸引留学生

诈骗分子通过提供虚假高薪工作吸引留学生,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甚至裸照,之后以恐吓和威胁为手段,迫使受害人支付巨额款项。利用情感操控和紧急威胁,最终导致受害人陷入困境,遭受金融损失。
解决措施:
- 核实信息来源:遇到招聘或工作机会时,应通过正规渠道确认工作真实性,不要轻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
- 保持警惕:面对任何涉及财务或个人隐私的要求时,始终保持冷静和怀疑,尤其是当对方威胁或要求过度时。
- 避免泄露个人隐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透露裸照、银行账户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
- 及时报警:如发现被骗,应立即联系当地警方,及时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警察和学校都能提供帮助。
- 求助亲友:面对诈骗压力时,可以立即联系家人或朋友求助,避免单独做决定。
案例二:利用虚假投资或高回报项目,诱导留学生转账巨额资金

诈骗分子通过虚假投资或高回报项目诱导留学生转账巨额资金,利用心理操控和紧急威胁手段,最终将资金转走。
解决方法:
- 核实投资信息:避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特别是高回报项目,需通过官方或专业机构核实。
- 保持冷静:遇到资金转账要求时,不要被威胁或紧急情况影响,保持冷静,向家人或朋友咨询。
- 及时报警:如发现被骗,应立即联系当地警方,提供交易记录和相关证据,协助调查。
案例三:假冒澳洲当地的招聘电话,诱导留学生转账巨额资金

诈骗分子通过假冒澳洲当地的招聘电话,诱导留学生转账巨额资金,并以虚假的工作机会为诱饵,最终导致受害人无法追回损失。
解决方法:
- 核实工作信息:对于任何工作机会,特别是通过电话或邮件获得的信息,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是否真实。
- 保持警惕:任何涉及转账的请求,尤其是来自陌生号码或电子邮件的,都要保持高度警觉,避免直接做出决策。
- 不要轻信紧急情况:诈骗者常利用紧急情况来催促您转账,保持冷静并求助家人或朋友。
- 及时报警:如发现被骗,尽快联系当地警方报案,提供相关证据以帮助调查追回资金。
案例四:各种各样的诈骗让人眼花缭乱,此外还有常见的租房诈骗,小编已经总结好了
案例五:冒充留学中介或亲友,与留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留学中介或亲友,利用语言操控和虚假承诺与留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最终诱使其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并转账巨额资金。通过不断的心理操控(PUA)和虚假信息,差点骗取了受害人300多万资金。
解决方法:
- 核实信息来源:遇到任何陌生联系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不轻信电话或信息中的承诺。
- 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 避免与陌生人过度亲近:通过网络建立关系时,保持警惕,不与不熟悉的人分享过多私密信息。
- 及时报警:如遭遇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详细的证据,包括聊天记录和转账证明,帮助警方调查。
大家可以发现,这些诈骗分子都会利用心理操作(通常被称为PUA——心理操控技术)采用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策略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控制他们的情感,并最终诱使其进行财务上的损失。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他们操控人的心理,从而逐一识破骗局
以下是他们常见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建立信任关系
- 建立情感连接:诈骗者通过与受害人建立情感联系,表现出关心、体贴和理解,使受害人感到自己得到了重视和支持。
- 伪装身份:通常会伪装成熟人、亲戚或朋友,甚至冒充留学中介或其他可信任的社会角色,以让受害人感到对方非常可靠。
- 制造依赖性:通过长期的聊天、视频通话等,建立起对方的依赖,增强情感上的联系,让受害人感到自己“需要”对方。
营造紧急感和依赖感
- 制造紧迫感:诈骗者常通过语言暗示或直接告诉受害人存在“紧急情况”,需要受害人立即采取行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提供资金。常见的情况包括急需转账、支付费用等。
- 利用孤独感和恐惧:一些诈骗者会通过让受害人感到孤独或恐惧(例如说自己面临危险、健康问题等)来操控对方,使其不敢拒绝或延迟任何请求。

情感操控
- 增强情感依赖:他们会不断通过甜言蜜语或展现“关心”来拉近距离,并利用受害人对情感的需求来施加影响。
- 施加愧疚感:诈骗者会让受害人感到负罪感,暗示如果不帮助他们就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或者失望,进一步迫使对方做出决定。
- 反复验证依赖性:通过不断的关怀和关注,使受害人越来越依赖他们,最终逐步控制受害人的心理和决策过程。
渐进式的金钱要求
- 小额请求开始:在建立了一定信任之后,诈骗者通常会提出小额的经济请求,往往说这是临时的小困难或问题,以此来试探受害人是否容易上钩。
- 逐步加大要求:一旦受害人答应了第一次小额转账,诈骗者便会逐步加大要求,例如提出更高的费用或转账金额。
- 虚构紧急情况和危机:例如假称某个项目或投资机会有高回报,或者对方“急需资金”,这种虚构的紧急情况会进一步迫使受害人继续转账。
利用虚假的承诺和未来希望
- 承诺回报:诈骗者往往会以高回报、快速成功等吸引受害人,承诺一旦受害人提供资金,未来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 创造“共同目标”:让受害人相信他们是在共同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往往通过说“这是我们的投资”或“我会帮助你成功”等方式加强情感联系。
持续的操控和威胁
- 持续沟通与控制:即使受害人开始怀疑时,诈骗者通过持续的沟通来保持控制,继续诱导对方进行转账或给予其他支持。
- 威胁与恐吓:一旦受害人开始抵抗,诈骗者往往会通过威胁暴露个人隐私、伤害他们的家庭或朋友等手段,继续施压。
这些心理操控的手段和技巧往往让受害人无法察觉自己正处于诈骗陷阱之中。因此,保持警觉和理性是避免成为目标的关键。
初来澳洲留学,希望大家都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务安全。
如果有需要找工作的宝子们可以看看我们往期的文章⬇️
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求助于家人、朋友或相关机构,避免掉入诈骗陷阱。保护自己,远离诈骗,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留学环境。
![]() | 保存图片后VX扫一扫,或点击复制Dealmoon_Au 添加快报小编微信 全网特价信息、澳洲资讯全面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