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来电?警惕!专坑留学生的诈骗剧本,你可能就是下一个目标

“中国公安”来电?警惕!专坑留学生的诈骗剧本,你可能就是下一个目标

Rebecca123zzz
Rebecca123zzz
181 浏览

一名年仅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刚到马来西亚求学不久,就遭遇假冒"中国公安"的诈骗电话。

诈骗分子谎称其涉及重大刑事案件,导致这名女生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最终选择从高层公寓跳楼身亡。

不过说到这种冒充公安的诈骗,小编早在之前就整理过类似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方法👇️

留学澳洲担心被诈骗?别担心,这是一篇诈骗份子看了都害怕的全方面“反诈骗攻略”

Rebecca123zzz

397

据悉,遇难者李博雯(20岁)来自山东潍坊。诈骗团伙似乎提前获取了她的详细个人信息,为其量身定制了诈骗方案。在受骗的四天里,李同学被迫与冒充警方的骗子保持近乎全天候的视频连线,持续遭受精神控制。

马来西亚诈骗1

诈骗过程中,电话被转接至所谓"上海市虹口公安局",一名自称杜峰的"警官"负责对接。该"警官"诬陷李同学参与犯罪活动导致他人死亡,并勒索25.8万元人民币(约合4.7万新元)作为"保证金",威胁否则将实施跨国抓捕。

马来西亚诈骗2
马来西亚诈骗3

在生命最后时刻,李博雯曾给母亲写下500字的求救信,这封信最终成为了她的绝笔。母亲收到信件后立即意识到女儿遭遇诈骗,但遗憾的是,在尝试联系女儿时已经失去联络,未能及时阻止悲剧发生。

马来西亚诈骗4

因误信自己确实涉案并造成人员伤亡,李同学陷入极度自责。在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和不愿连累家人的想法驱使下,这位年轻学子最终选择在其租住的39层公寓结束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马来西亚诈骗5

面对诈骗,如何保护自己?

近年来,海外留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他们利用受害者的恐惧心理和缺乏防范意识实施犯罪。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发生,我们应当提高警惕,掌握基本的防诈知识。

澳洲反网络购物诈骗指南 - 教你识破诈骗陷阱,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Wangrus

2241

警惕陌生来电,核实身份

  • 任何自称“警方”“海关”“银行”或“使领馆”的来电,都应保持怀疑态度。
  • 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提供密码或进行“安全验证”,更不会威胁“跨国抓捕”
  • 如遇类似情况,应挂断电话,并通过官方渠道(如官网电话、线下机构)核实。

 保护个人信息,谨防泄露

  • 不随意在社交媒体、陌生网站填写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护照信息、银行账户)。
  • 快递单、银行账单等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应妥善销毁后再丢弃。
  • 如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盗用,立即报警并冻结相关账户。

 遇事冷静,及时求助

  • 诈骗分子常利用“紧急情况”制造恐慌,如“涉嫌犯罪”“账户被冻结”“家人出事”等,目的是让你失去判断力。
  • 遇到可疑情况,先深呼吸,不要立即按对方要求操作,可向家人、朋友或学校/公司相关部门求证。
  • 如已被骗或遭受威胁,立即报警,并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帮助。

加强心理防线,拒绝被操控

  • 诈骗团伙可能通过长时间通话、恐吓、情感操控等手段让人屈服。
  • 记住:真正的执法机构不会要求你“保密”或“不告诉家人”,也不会要求你独自处理“案件”。
  • 如感到精神压力过大,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向信任的人倾诉。

多关注反诈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冷静应对,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报警或联系相关部门,切勿因恐惧或羞耻而独自承受!

在澳洲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必看000报警&各类求助热线指南大全📞

Wangrus

550 2

新闻来源于:新加坡华人圈

Dealmoon.com

保存图片后VX扫一扫,或点击复制Dealmoon_Au

添加快报小编微信

全网特价信息、澳洲资讯全面知

181 0 0 2
 
Rebecca123zzz
Rebecca123zzz 1
  • 长文章

  • 笔记

  • 粉丝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