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精神食粮. 像我这种坐下就要打开音乐的人, 应该不在少数. 找到适合自己的音频设备则是在喂食路上尤为关键的一步.
关于苹果的音频设备, 网上的评测对比文章可以说是写烂了. 我看过不少, 但是作为一个对音乐轻度发烧的设计师来说, 记忆里没有读到过非常贴合我的体验的文章. 最近购入了AirPods Pro, 在居家喂猪令下窝在家里体验了好一番之后, 决定动笔写下自己拥有的几款苹果音频产品来帮助网友们更好的定位自己的需求.
参与对比的产品有: AirPods一代, AirPods Pro, Powerbeats Pro以及HomePod.

(有些话我想写在最前面. 很多人都会评价说一两千块的耳机毫无音质可言, 万元以下听个响. 我没有深度体验过万元以上的耳机, 不懂那种戴着黄金听歌的感受. 但是对于低于这个价位就是听个响这种不负责任并且误导人的话, 我是深表怀疑的. 总体来说, 上述的三款耳机音质水平都是可以基本满足普通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的. 只是苹果耳机的调音历来就是白开水, 不能满足所有有口味偏好的人. 但是 听个响 这种把产品贬低为地摊货的形容是毫无根据的.)
AirPods I
这副耳机我用了快有三年. 近期因为电池容量衰减得厉害, 被我放在桌上只是偶尔偶尔会被抓来打个电话用. 但是迟迟没有让它退役的原因是, 其舒适度是我所有耳机里最好的(其他耳机全是入耳和头戴式耳机). 想当年Apple推出驴嘴设计时, 宣传这是自己花了四年时间研究出的造型, 此话我真觉不假. 拿到这这款耳机的时候我以为蹦蹦跳跳这款耳机肯定会掉, 认为这种舒适度和佩戴牢固程度是不可兼得的. 可事实是, 这三年时间我戴着它敲键盘, 健身, 跑步, 在任何我经历过的环境下都没有从我的耳朵上滑落过.

我问过身边不少有AirPods I和II的朋友, 他们的感受大部分也都是类似的. 但是也有耳洞比较清奇的人, 比如说我爸(长期喜欢用手指掏耳朵), 运动的时候这款耳机就基本没法用.
AirPods的音质其实是不错的. 声音不偏不倚, 很少有齿音, 也不会轰头, 分离度和细节解析也都有. 前提是你身处的环境特别安静, 但因为没有任何降噪措施, 导致很多人在日常使用场景下都认为这款耳机音质不行, 其实都是细节被外界的噪音遮盖了. 没有办法隔绝声音, 用户就只能提高音量. 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听力是百害无一利的. 所以, 如果长期使用环境不是那种相对安静的地方, 为了自己的健康, 用户在购买时应当慎重考虑.

AirPods Pro
我购买这副耳机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一代的衣钵, 日常配合手机的通话, 一般情况下听歌使用. 相比三年前第一次打开一代的盒子时的惊喜感, 这次打开包装时内心已经没有了多少波澜(而且包装内部也没有了那种菠萝的香味, 不知道为什么). 打开手机, 配对, 戴上耳机开启降噪, 听了一分钟我就把它取了, 那一整天都没有再碰它.

因为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设计, 第一次佩戴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耳道里因为气压变化导致的不适感. 第二天早上邻居家在割草, 再一次戴上Pro, 便开始惊叹于它的降噪 -- 基本消除了割草机的声音. 从此开始了真香警告, 并且强迫自己适应那种不适的感觉(花了几天时间, 但是舒适程度还是不及AirPods I).
因为入耳式的设计, AirPods Pro在没有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也能够隔绝一部分环境音. 我想这也是苹果为它加入和索尼的人声模式类似的通透模式的原因, 保证一些有需要的场景下用户可以听到部分环境声. 强有力的降噪能力, 让Pro的听感相对AirPods I也有了质的提高. 低音更足, 氛围感也起来了. 满足非发烧消费者音质需求是绝对绝对没有问题的.

虽然舒适程度没有一代舒适, 但是Pro的牢固程度也不是盖的, 这段时间在家练习跳绳, 折返跑戴着都没有要脱落的感觉.
这里说一下一个关于入耳式耳机耳塞的问题. 很多人佩戴入耳式耳机, 时间长了都会觉得耳朵疼. 这种情况下, 不要一味觉得自己是耳塞的尺寸太大了. 因为有些人恰恰就是因为太小没有佩戴牢固, 导致耳机卡在不合适的位置, 换更小号的耳塞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尝试使用更大一号的耳塞.
PowerBeats Pro
当初购买这款耳机的原因是当时手里的Powerbeats 3莫名其妙地坏了. 也不知道哪来的信心认为新款Pro质量一定会好,就下了订单. 但是结果就是结果就是, 轻度使用了三个月就出问题: 右耳机无法充电也无法被识别, 于是送修. 拿回来之后, 不到两周右耳又开始有不明的电流声. 从此对这个品牌的质量是失望到了底.

但是! 但是! 正因为这副耳机, 我被苹果翻牌了.
一周前的某一天我坐在马桶上翻手机, 无聊打开了Apple支持, 然后顺便提交了在线聊天申请准备再次把Powerbeats Pro送修. 对方上线的是一个Senior Advisor(操作权限比较高). 问我有没有别的耳机可以自己做一个底噪的对比, 我就顺手发了一张三副苹果耳机的合影. 结果呢, 这位姐姐先是夸了我的耳机套颜色好看. 然后为了感谢我的loyalty, 她决定寄给我一整套新的同款耳机, 旧的也不用给她退回去. 当场开心得忘记擦屁股就跳了起来.

希望这种翻牌机会多一点, 我也会越来越loyal.
回到Powerbeats Pro这款耳机本身, 个人觉得音质跟AirPods I一个水平, 低音多一点, 不清楚发生单元本身导致的, 还是腔体设计和隔音导致的. 佩戴方面, 绕耳式的设计初衷当然是为了用户在运动时佩戴得更加牢固. 可惜的是苹果自家的耳机戴在我的耳朵上就已经很稳了, 个人并不能感受出这个绕耳有多大的意义, 反而舒适度下降了不少. 再加之为它设计的充电盒体积也不小, 便携程度也远远不及AirPods系列.

但是这款耳机最能打的, 是续航. 虽然充电盒大, 但是我出门基本只带耳机, 因为根本不需要充电. 官方数据是耳机可以单独使用9小时, 实际下来也有六七个小时, 完全满足日常需求.
HomePod
作为苹果自家目前唯一的一款音响产品, 和前面三款耳机放在一起比较可能略显唐突. 但是我认为这款产品相对于耳机, 对于一些用户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没有佩戴可言, 我们来说下使用体验. 拆箱-插电-配对, 初次使用非常简单. 同一局域网下苹果设备(也可以设置成同一Apple ID下的设备)就能够隔空投送音乐. 内置的麦克风灵敏度也极高, 用正常说话的声音隔着三四米呼唤Siri依旧可以被识别, 完全不用对着它嚷嚷.
HomePod会对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检测, 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体的技术细节我没有研究过, 但是音质好是千真万确的, 如果可以不戴耳机, 我一定会用他来听音乐. 毕竟音响拥有更大尺寸的单元, 氛围感是同价位耳机没法做到的.
同样, 个人认为HomePod配合Apple Music的情况下音质是最好的. 如果有条件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HomePod在家组网, 我极力推荐.
目前全新HomePod售价基本在199刀. 相比299的原价, 这个价格, 这个听感, 对于不喜欢耳朵上有负重感, 也不用担心打扰邻居的苹果用户, 购入两只放到家里绝对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
总结
通篇貌似都在写废话, 总结我就写的简洁明了一点.
先来赤裸地直观对比:
使用舒适感: HomePod >>>> AirPods I > AirPods Pro > PowerBeats Pro
佩戴牢固程度(针对我): Powerbeats Pro = AirPods Pro > AirPods I
音质: HomePod > AirPods Pro > Powerbeats Pro > AirPods I
续航: Powerbeats Pro > AirPods Pro > AirPods I
颜值(个人主观感受): Powerbeats Pro > AirPod I ≥ AirPods Pro

以下则是一些针对有不同需求并且想要购买苹果音频产品的用户的建议:
- 如果你耳洞大小正常, 喜欢追求舒适, 生活工作环境恰恰又比较安静, 或者是为了买一款陪你入睡的耳机, AirPods II是你的最佳选择;
- 如果你需要更安静地享受音乐, 或者纯粹需要降噪, AirPods Pro直接下手就行了;
- 如果你在意续航或者颜值, Powerbeats Pro可以考虑一下. 但是别忘了做下质量相关的功课;
- 如果你是为了购买一副运动时佩戴的耳机, 先去试试AirPods Pro, 如果对于你来说不够牢固, 再考虑Powerbeats Pro;
- 如果你是为了购买一款在家听歌的设备, 而且不用顾虑吵到邻居, 直接买两个HomePods就好啦!
- 如果你需要更好的音质, 建议买有线的HiFi耳机. 我自己使用的是舒尔SE846和ALO的织女星,推荐前者, 但是具体的就不细说了, 这个领域大(pen)佬(zi)太多, 不太敢说话.
还是那句话, 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对症下药买最合适的, 才是最好的.
-完-
「该文章来自@再买就吃斋-北美省钱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澳洲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