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時期,網購生鮮食材/外帶食物/收包裹也要注意
最近真的很認真在足不出戶中,連生鮮食材跟熟食都是各種外賣/外送平台購入,隨著次數增多也總是擔心會不會沒有清潔到位。剛好這幾天看到以下美國醫生分享的影片,內容很實用也即時,就趕緊來跟大家分享了!
這篇文章主要來自這個Youtube分享的內容(版權內容屬於Jeffrey VanWingen)/其他地方找到的清潔小妙招整理,大家有其他清潔廟方也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平安健康度過這段不容易的時間。
p.s. 封面圖是作者自己拍的+加字
病毒在不同表面能存活多久?
往下看如何安全地清理各類物品/食材前,必須先了解新冠病毒離開人體後,能在各種表面存活多久的時間,這些資訊都是Jeffrey VanWingen從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得到的資訊。
- 可以在空氣中存活3小時(can live in the air for 3 hours)
- 可以在紙箱存活1天(can live on cardboard for 1 day)
- 可以在金屬/塑膠表面最長存活3天(can live up to 3 days on metal/plastic)
- 在冷凍低溫下,某些冠狀病毒可以存活長達2年(Some Coronavirus species can live frozen up to 2 years)
- 但由於還有其他source說明病毒可能存活時間,部分跟以上數據可能有衝突,但無論如何以下防護都做好的話,應該不用過度恐慌。
EPA清單中證實可以有效消除新冠病毒的消毒商品清單
EPA有更新以下版本, 增加了更多證實可有效消除病毒的消毒商品,請點以下確認完整清單(03.26.2020更新)
如果非不得已要去實體店購物
- 使用推車前先用消毒濕巾/酒精片清潔推車,不只清潔把手,整台車會碰到商品的部分都要清潔。
- 要很確定購買該項商品,才真正出手拿取,避免有多餘的不必要接觸。
- 盡量提前準備好兩週內的購物清單,減少去超市&需要清潔買回商品的頻率
- 家中如果有60歲以上年長者,請不要讓他們出門,這次疫情年長者是重症高危險群,我們要好好保護他們。
- 雖然使用自己的購物袋絕對是最環保的概念,但特殊時期可以考慮購買店家紙袋/塑膠袋,等清理完畢後一併回收,避免提袋進入室內;而如果用自己的購物袋購買,請一定確保把食材清潔放入家中後,購物袋要靜置三天都無人使用後,才再度接觸。
- 外出購物可以使用一次性手套,購物完後直接丟棄(不要碰到車子與方向盤)
處理以下包裹/外送/生鮮食材時,也推薦使用一次性手套,在處理過程中可以不時持續消毒&碰觸消毒液,避免因此造成手部過敏或不適。
可久放的包裹
如果家裡有車庫/閒置空間,建議先把包裹放到該空間(平常不會有人走動/經過/拿取物品)3天時間,等3天過後再開箱。也不要跟快遞員有接觸,等他們把包裹丟在門口後,過一陣子後再出去拿取。
從商店買回家/使用外送服務買回來的食品(生食/需要二次加熱的食品/生鮮蔬果)
首先找一個空曠的平台(例如廚房的Kitchen Islan)或是剛進家門口的一片空地,先把平台用能有效消毒的濕巾/噴霧等清潔乾淨,接著把平面分成兩塊區域(如以下圖片用藍膠袋直接貼成兩區

塑膠密封外殼(瓶裝藥品/Chips/)
由於塑膠外殼在買回家以前還是有被接觸過,所以還是要擦拭消毒過後放入乾淨區。(圖下左邊是尚未消毒區,右邊是已消毒乾淨區)

記得著重處理覺得人手

塑膠軟外殼商品(蔬菜/麵包等),無密封
如果是買回來的一顆Broccoli等外層是一層塑膠封膜,則用手把塑膠封膜打開,手在不碰到內容物的狀況下放到乾淨區。
- 可以在乾淨區放置一個乾淨的盤子準備接菜
- 另外在乾淨區放置一個bowl準備接住買回來的麵包

密封的紙外殼
外殼一定在1天內被人接觸到,但內部的塑膠包裝袋相對安全(商品包裝-->出貨-->放到假上-->被消費者購買,這中間時間已經夠久,對紙盒包裝內袋的安全時間已足夠。)
把紙盒打開後,倒出內袋塑膠袋商品後把外包裝紙盒丟棄;用手指接觸到的一角等等也在用消毒紙巾
再擦拭過比較安心。
貼心提示:如果有保存期限也記得寫在塑膠包裝上提醒自己,避免放到過期。

生鮮菜品/水果
水果外皮都會被人手接觸到。生鮮蔬菜/水果用清水沖洗20秒,期間要認真翻動確認每一個角落都被洗到。不再用清潔劑一起清洗避免反而被吃到對身體不好。

最後關水的時候不忘用手背把水龍頭關閉

外帶熟食
延續剛才的作法,要有預先消毒好的平台,區分為:未處理區(圖中左邊)與乾淨區(圖中右邊)

而值得慶幸的是,並不用太擔心病毒在食品本身的問題(不耐高溫),而是需要注意包覆食材的Containers/Wrap。
一樣在乾淨平面準備數個清洗好的乾淨盤子(用洗碗液清洗20秒以上),如果像是漢堡這類食材用手把包裝打開後,將漢堡倒進盤子內(手部不接觸要吃到的食材)

醬包(例如番茄醬/BBQ醬等),可以擠出到盤字上(吃的時候手就不用再接觸醬包)

吃之前可以再進到微波爐加熱,新冠病毒耐熱程度不高,多一道加熱程序更安心。
以上就是包裹/外送/生鮮食材的安心處理方法,大家有其他清潔小Tips也求一起分享留言給我。
希望大家一起保重,其他親測北加灣區好用的生鮮食材外賣方式請點以下圖片收看
特殊時期也不要忘記多吃養生好物,個人強推酸奶們(挑選有益生菌的)
想在家煮飯可以參考各式快手食譜
「该文章来自@眼影控-北美省钱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澳洲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